1904年12月24日生于羅馬尼亞布勒伊拉的一個貧苦家庭。他是世界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。他所倡導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終深刻影響著全球企業(yè)界以及質量管理的發(fā)展。
他的《管理突破》(Management Breakthrough)及《質量計劃》(Quality Planning)是經典之作。他主編的《質量控制手冊》(Quality Control Handbook)被稱為當今世界質量控制科學的名著。為奠定全面質量管理(TQM)的理論基礎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。
他的“質量計劃、質量控制和質量改進”被稱為“朱蘭三部曲”。
他所提出的“突破歷程”,綜合了他的基本學說,包括以下七個環(huán)節(jié):1、突破的取態(tài) ; 2、突出關鍵的少數項目; 3、尋求知識上的突破; 4、進行分析 ;5、決定如何克服變革的抗拒; 6、進行變革 ; 7、建立監(jiān)督系統(tǒng) 。
他的質量環(huán)( Quality loop)(也稱為質量螺旋即quality spira)是指為了獲得產品的合用性,需要進行的市場調查、開發(fā)、設計、計劃、采購、生產、控制、檢驗、銷售、服務、反饋等全過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工作活動;同時又在這個全過程的不斷循環(huán)中呈螺旋式上升、不斷改進提高,所以也稱為質量進展螺旋。
還有比較聞名的“80/20原則”,他依據大量的實際調查和統(tǒng)計分析認為,在所發(fā)生的質量問題中,追究其原因,只有20%來自基層操作人員,而恰恰有80%的質量問題是由于領導責任所引起的。在國際標準ISO9000中,與領導責任相關的要素所占的比例,客觀上證實了他的“80/20原則”所反映的普遍規(guī)律。
他還提出了著名的生活質量觀,認為,現代科學技術、環(huán)境與質量密切相關。他說:“社會工業(yè)化引起了一系列環(huán)境問題的出現,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?!彪S著全球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高速發(fā)展,質量的概念必然拓展到全社會的各個領域,包括人們賴以生存的環(huán)境質量、衛(wèi)生保健質量以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及滿意程度等。他的生活質量觀反映了人類經濟活動的共同要求:經濟發(fā)展的最終目的,是為了不斷地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。
(詳細請瀏覽學校網站)